??4辆长达17米的重型卡车缓缓驶入厂区,吊车有条不紊地将价值千万元的新能源电池在线检测设备装车,等待发往四川……
??近日,在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,一条由12台机组组成的“超级检测线”正式启程,其将成为国内最新一代超级电池工厂的“火眼金睛”。对于奥龙射线来说,这不仅是千万级大单的首次突破,更是从传统工业检测领域成功切入新能源赛道的关键一跃。
??“在传统铸件行业,我们最高端的无损检测设备,单台能卖到600万元,但一次性拿下超千万元的生产线订单,还是头一回。”奥龙射线海外市场总监贾殿鹏难掩兴奋。
??拿下大订单的背后,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深耕。奥龙射线的前身是丹东工业射线仪器厂,曾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X射线工业探伤机,深厚的产业基因使其自2003年改制之初就将“科技创新”刻入发展骨髓,其研制的X射线探伤设备为神舟载人飞船多项系统提供无损检测保障。
??“别人追求跟跑,我们始终想的是如何领跑。”贾殿鹏指着展厅里陈列的产品模型说。带着这份对技术的执着,奥龙射线2021年凭借在无损检测领域的突出成就,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??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2023年,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,产业链上下游释放出巨大的检测需求。奥龙射线董事长李义彬敏锐地嗅到商机,果断决定布局新能源领域,拿出销售额的10%——近2000万元作为研发经费,并迅速组建研发团队。
??同年,奥龙射线为吉利汽车打造国内汽车领域首款全自动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,实现“一键检测”,大幅提升效率。尽管当时尚未涉足电池检测,但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与良好的口碑,奥龙射线很快吸引了新能源头部企业的关注。
??2024年,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主动找上门,提出合作开发新能源电池无损检测线,但附带了一项极为严苛的技术指标:协议蓝本电芯产能落地效率要大于每分钟检测14个,而当时行业平均水平不足10个。
??“客户来验收时,直接带着秒表,跟给百米赛跑计时似的,一秒都不含糊。”贾殿鹏笑着说,面对压力,研发团队日夜攻关,优化算法、升级硬件,不到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2台机组的设计和生产,2025年如期交付。
??如今,这套检测设备已在电池工厂稳定运行,未来该企业还计划引进十余条同款生产线。奥龙射线的订单也已排至年底。“现在不是担心没订单,而是开足马力,加班加点地赶进度。”贾殿鹏的话语中充满自信。
??奥龙射线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功突围,是丹东以仪器仪表为支点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生动注脚。经过多年沉淀,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已不断“开枝散叶”,截至2024年年底,以奥龙射线为代表的仪器仪表企业约有260家,总体产业规模约75亿元。
??为激活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势能,丹东打出“政策扶持+招商引资+产业协同”的组合拳,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。通过资金补贴、税收扶持、厂房优惠等系列政策,为仪器仪表企业落地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2024年,在辽宁(丹东)仪器仪表产业招商推介会上,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与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,总投资额达1.1亿元;2025年,在深圳举行的辽宁—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仪器仪表产业座谈会上,15家丹东企业与珠三角地区企业达成多个意向合作协议。
??如今,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正向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迈进,形成以辽宁(丹东)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及江湾工业园区为核心,元宝区、振安区等周边城区为辅助的格局。未来,丹东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,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,鼓励企业参与全球竞争。